当前位置:引念晚>玄幻魔法>从选美冠军开始男主是谁> 220. 第220章:得奖规则 无论大奖小奖,……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220. 第220章:得奖规则 无论大奖小奖,…… (1 / 8)

作为一名“亲妈”经纪人,陆怡婷可还真不是那种随随便便信口开河的,既然说是会给李思诗将一切都安排得妥妥当当,那么她在挂掉这通电话之后,当即就是立刻开始着手准备《人在江湖》的宣传工作起来了。

李思诗之前和程尔健合作的《人鱼奇缘》在东南亚地区票房大爆特爆,这个人气“基础”自然是和港城本土的原著fans一样,绝对不可放过。

对于这种小成本电影,无疑就是要尽可能最大化地利用所有一切原有的资源,然后试图让它靠着这样的层层条件累加,最终拼凑出一个让人满意的结局来。

尽管李思诗目前最欠缺的是足够分量的奖项,但在投资商的眼里,奖项只是拿来做噱头好以哄骗观众进入电影院买票的锦上添花,他们真正要看的,乃是投资本金和票房成绩的对比。

票房成绩一直又好又稳定,那么就算被那些影评人毒舌嘲讽为“商业片巨星”,投资商们也照样继续找你合作;倘若票房成绩不好,那么即使手握好几个重量级奖项和公认演技高超,投资商看到你名字就已经是闻风丧胆……

乐坛这边,因为《劲歌金曲》是自家的,而且音乐类奖项在论资历的同时也论人气、销量和后台运作,要捧超新星不算太困难——譬如以今年李思诗的乐坛成绩和暴涨的人气来看,自己给她运作一个“劲歌金曲最受欢迎女歌手”这个女歌手赛道的最高荣耀,应该是很有机会的。

但相对来说,影坛这边的奖项所看的东西就要“麻烦”得多,尤其是影视类奖项特别喜欢“尊老”而少有“爱幼”之举,再加上前有严颖怡这个强捧造神最终一朝陨落、就成为大牌票房失败之后的背锅神器的前例……

鉴于这种情况,别说金影奖那边不敢再挑战强捧超新星去缔造神话,就连庄梦华和陆怡婷两人,都因此而开始重新讨论了对李思诗的原定计划,商量她们是不是要放缓一些步子了。

就像黄倩妍一样,虽然和艺术片的缘份有限,好几次突破性的角色尝试都与奖项擦肩而过,到目前为止满打满算,也就只有靠着代表作《倩影秋恨》在台岛拿下一个金莲奖最佳女主角奖项,至于同年的金影奖最佳女主角竟夺,则是败给了大前辈邵芬芬。

说来也不知道是碰巧还是实在不幸,李思诗今年能冲击奖项的两地电影颁奖礼的,也就只有《追梦之声》一部。

而今年的金影奖和金莲奖最佳女主角大热门,就又是邵芬芬的另一部力作《人到四十》。

兼且最难办的是,邵芬芬已经凭着这部电影,在今年的柏城国际电影节上获得了最佳女演员奖,成为了继商澜玉之后的第二个华人柏城影后。

文艺片、老戏骨、柏城影后三重铺垫,庄梦华和陆怡婷都不用想太多,很快就商定了暂避其锋——在明年4月举办的本土金影奖颁奖典礼中,虽然还是会给李思诗继续选报最佳女主角竟夺,但选报上去的对应电影,却是换成了最多也就是拿个提名的《人鱼奇缘》。

至于今年年底即将要举行的台岛金莲奖,则是用圈子里为了冲奖更保险而另辟途径式的“主转配”手法,在竟夺最佳女主角这一个奖项明显是没什么希望的时候,干脆就选择不要这个提名,而是重新“修改”电影角色的定义,将电影男主角定为唯一主角,那么相对的,原本的“女主角”自然就是顺延变成第一号女配角了。

用这种手法,将李思诗在追梦之声里的角色定义为女配,再选报今年的金莲奖最佳女配角竟夺,这样她们能得奖的“赢面”就明显大了不少。

这样的“主转配”式跨界转换,乃是后台运作的惯用手法,陆怡婷对此不算陌生,早早就在之前的时间里陆续安排得差不多了:也别说先拿女配奖项再拿女主奖项会掉格,事实上,这才是一个演员得奖的最正常的流程。

那些一出道就拿下主角奖的,要么过分契合角色本色出演、要么天赋异禀超绝常人、要么就是天时地利人和再加一点点运气……

既然李思诗没能像黄倩妍一样出道恰逢电影黄金时期,靠和各式各样的大牌巨星合作大片,用数量堆积成大花旦;也不能像严颖怡一样出道遇到天时地利人和的好时机,被时势造神;那么干脆就是给她重新安排一条稳扎稳打的路线,从“低”升起,拿下所有该拿的奖项。

甚至乎,这条因为李思诗刚刚新人出道不久就碰上神仙打架、最终只得被迫重新修改出来的发展路线,才是最难以复制的一条路线——新人奖、配角奖再到主角奖,乃是一个演员最为标准的表演奖项“大满贯”。

除却金影奖草创以至于很多条例都还未曾完善的第一届,出现了所谓的“昙花一现”,由本色出演问题少女的陈碧湄同时提名了最佳新秀奖和最佳女主角,并且最终成为了最年轻的金影奖影后和作品最少的金影奖影后之外;其他“天才”们一出来就直接拿主角奖的话,都得是会因为“奖项均摊”的潜规则而缺失掉演艺生涯里的新人奖。

而新人奖在某种程度上,甚至都要比分量最重的主角奖更难拿——因为它对于每个演员来说是有且只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