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引念晚>其它小说>李世民谁> 第 47 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 47 章 (1 / 3)

第47章第47章

第47章

这一趟耶律延禧来势汹汹,准备一战踏平真定府的他带来的二十万兵士里,整整有五万是骑兵!这个数量,几乎是大宋所有骑兵的总数了。更遑论,他带来的大部分还是辽国最精锐的重甲骑兵。李世民一接到消息,立刻就带着青州三千骑兵再次奔赴边境。

如果不是他和尉迟恭亲自操练了一两个月西北骑兵,哪会想到,这大宋的西北军营之中,待遇最好的正规骑兵的战力水平,竞还远远比不上青州只操练了一年的地方厢军?究其原因,并不是种师道这些忠臣良将不肯好好练兵,而是在大宋“以文御武、以宦监武”的政策下,把持西北边军十多年的童贯仗着手中权势,一直在打压不属于他心腹统领的各支军队,他利用不拨款采买良马、发放劣质兵器军甲等手段,,千方百计阻挠对方练出精锐骑兵。这也是大宋耗费了巨额军费、却只能养出一大批无能边军禁军的根源所在:朝廷不希望武将权势太过,而朝廷派来的宦官,也不希望武将的威望超过自己。另一方面,武将打了败仗要受罚,打了胜仗功绩却多算在宦官和文臣的头上。

譬如,三代忠烈的种氏将领,虽是西北军中抗击西夏的主力部队,但在朝廷的功绩簿上却战功寥寥。而在英宗治平四年(1067)时,驻守青涧城的种鄂听闻绥州西夏人发生了内讧,便当机立断发兵偷袭收复了绥州,又修城筑堡击退了西夏援军,把绥州打造成了一座固若金汤的军事重镇……可朝廷是怎么奖赏种鄂的?监管他的上司给汴京上书弹劾,称他“不待朝廷诏令便贸然行动,有藐视君王之心”,文官奸臣们更是纷纷弹劾攻击他狂妄自大、擅自兴兵,于是朝廷一道圣旨将他直接贬官四级!(1)

在这般压抑而毫无自主权的重重制掣之下,饱受教训的武将,又岂敢再越过雷池擅作主张?又何来条件认真操练出精锐骑兵来?

而另一方面,比起辽国为骑兵精挑上等良马、配备豪华弓弩枪箭装备、以大唐鱼鳞甲和山文甲防身的慎而重之,大宋皇帝对骑兵的重视也远远不够。

比如,仁宗皇帝对大宋骑兵的要求,仅仅是“骑兵带甲射不能发矢者,夺所乘马与本营艺优士卒”-一上马能射箭就够了!

而在马背上射箭,不过是草原平民习以为常的娱乐项目罢了,所以,就算忽略两国骑兵数量的近十倍差距,就算如今的辽军早无当日雄风一一

以同等骑兵数量作战,宋军也还是打不赢辽军。李世民只能暗暗庆幸,自己当日能早早遇到敬德,他们才能有足够的时间来操练手上这三千骑兵。吸取了教训的耶律延禧一在边境驻扎下来,就立刻派出一万重甲骑兵前去防守粮寨,先前,完颜阿骨打亲自带着礼物去上京认罪后,他那口心心气总算平了,这回就同意了带着金国和西夏一起伐宋。

不过,他拒绝了对方等春日暖和再发兵的建议,也拒绝了对方三军合兵发兵的提议,执意要立刻发兵并且第一个出来打头阵。辽王的坚持,当然跟上回的真定府一战有关。

那一趟,辽军只逃回去了三个侦察兵,在他们的描述中,李世民和那些宋兵简直如同神人下凡一般!但耶律延禧根本就不信这番说辞,大宋的军队是个什么鬼样,能打出什么样的战争,世上哪个不晓得?别的不说,宋军战力甚至还不到金兵十之一二,拿什么来以少胜多,打赢他大辽的十万兵士?

耶律延禧命人把这三个侦察兵拖出去砍了,又跟宠臣萧奉先讨论一番后,得出了一个结论:

耶律刺哥那混账东西,一向就十分垂涎宋国的繁华富足,想来,定是他被宋人策反背叛了大辽,这才故意违抗他的命令贸然出兵,在配合对方瓮中捉鳖俘虏辽兵后,又以“兵败"为托词撒了一个如此弥天大谎,是想借此故意乱辽人军心的!

如今辽军被金人打得一败再败,军心本就日益涣散,若再传出连最孱弱的宋军,也能轻易把辽军击败的消息,他这个大辽皇帝是不要脸的吗?!

耶律延禧绝不想主动低头,朝宋国讨要那个混账和那些被俘虏的辽兵。

相反,他还要亲自率军来打破这个谣言,亲自用一场胜仗,让赵佶主动把那几万辽兵还回来。

同时,随军出征的萧奉先还劝他,这回一定要顺势占领真定府和周边几座宋国城池,好让宋国君臣看看敢算计辽军的下场,也好让天下人看看大辽的军队,依然所向披靡无人能敌!

总之,他这趟御驾亲征,既是为了报上回耶律刺哥的仇,也是为了把与金人交战频频失利丢的颜面,通过一场胜仗,从最不善武的宋人身上找回来。

输?耶律延禧想都没想过这个词,区区一个无名小卒赵时明,不过是他的手下败将罢了。

且等着朕一战成名吧!

就算西北骑兵的战力着实堪忧,李世民也从矮子里拔高个挑了一万五千骑兵出来。

他下令,将西北军营中最好的马匹和弓弩长矛等装备,全部换给这一万五千骑兵,并亲自示范了他们这一回的最佳作战方式:唯快不破。

接着,他

上一章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