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引念晚>都市言情>点天灯刑罚> 偏我来时不逢春(4))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偏我来时不逢春(4)) (2 / 3)

“哎,山君啊,我带着你可不好走,只能做个定脚和尚。”

后头果然葬在了那座破庙里,想葬到别处去都不成了。

兰山君叹息一声,看向朱氏,“母亲,我想这几日去洛阳的寺庙里面给师父做场法事,点盏长明灯。”

朱氏:“这是应该的。”

又说起往后的安排来:“咱们对外不能说你是遗失的女儿,这般说出去不好。我和你祖母想了想,便说当年生的是一对双胎,生出来后有道士上门,告诫我们双胎要分开养才能长寿。于是连夜送走一个,留下一个。”

送走的那个养在蜀州,这么多年也不敢声张,怕被阎王知晓夺了命数,于是满十六岁才敢接回来。

兰山君点头,“还是祖母和母亲想得周到。”

上辈子也是这般说的。因有了这般的说辞,母亲关着她学了半年多的规矩,瞧着像大家闺秀了才带着她出门见人。

她如此乖巧,实在是让朱氏欢心。又亲自带着她去新院子住下,点了四个丫头两个婆子给她,“往后,她们是专门伺候你的。”

忙活到半夜里,朱氏才和四老爷夫妇去了老夫人的房中,兰三早在那里等着了,见他们来,连忙说起路上的事情。

他自然不会在祖母和四叔父叔母面前说兰山君不愿意改掉蜀音的事情,这个只能跟母亲私下说。

他便将路上的事情挑了些有趣的说了些,而后看着四老爷道:“四叔,前日在驿站,我碰见了邬阁老的学生,郁清梧。”

四老爷资质平庸,不能文不能武,本是躺吃躺喝啃老父亲和兄长们的命,谁知道阴差阳错,竟要扛起一家子的责任来。于是这些年活得殚精竭虑,小心翼翼,比同岁之人看起来更加苍老。

他闻言问道:“是邬阁老被贬蜀州时,在那边教养的弟子?我记得他是元狩四十四年的探花,本是要入翰林院的,后来因蜀州的一件案子跟博远侯家的大少爷打了一架,被贬蜀州做知县去了。”

兰三少爷点头,“就是他——四叔,他的调令你可曾听见消息?可知道调哪里去了?”

四老爷无奈摇头,“我人虽然还在兵部,但并不受重视,兵部的事情尚且不知,何况是吏部了。”

兰三少爷嗤然:“邬阁老也太急不可耐了些,这才回来多久,就开始举贤不避亲了?我看他们这回也蹦跶不了多久。”

镇国公府是齐王的人,齐王一向不喜邬庆川的改革,几年前就是他带着一众人将邬庆川贬去了蜀州。

四老爷知晓这个侄儿的性格,瞬间提了一口气,厉声道:“你没有对他做什么吧?”

兰三少爷脸上挂不住:“我是那么莽撞的人吗?我还跟他好声好气的说话呢。”

镇国公老夫人在一边听着垂泪,搂住兰三骂四儿子:“你骂他做什么?当年咱们是何等的门第,你祖父跟着先帝打江山,你父亲和兄弟们追随陛下守洛阳,当年你们走出去,谁人不给三分薄面?”

“结果现在虎落平阳被犬欺,就连个小小的知县也得罪不起了?”

四老爷无奈道:“母亲,咱们虽然有国公府的牌匾,却无圣心,如今只攀着齐王府的大树过日子。但儿子平庸,不得重用,小辈们只有大侄儿一个人出仕,也只是个县令罢了。如此,便更要谨言慎行。”

又解释,“这位郁大人可不是简单的县令,邬庆川一生未曾娶妻生子,也未有学生,郁清梧是他耗费心血教导出来的,相当于亲生儿子了。”

他叹息道:“我记得郁清梧今年才二十岁吧?他十七岁中探花,二十岁已经当了三年知县,如今回朝,必定是入翰林院的,往后只要邬阁老不倒,想来前途无量。”

说到这里,四老爷不由得唏嘘:“他这般的人,若是阿璋有出息,只等朝堂上见真章,若是他没出息,再过几年,便连同席的机会也没有。”

兰三少爷单名一个璋字。

镇国公老夫人听得不满,“你这话我不高兴,你且对着其他人说去。”

四老爷好笑,“母亲,你别生气,我只是激励阿璋用功些,以后好……”

四夫人见丈夫还在那里不依不饶的说,连忙瞪他一眼,又看了看朱氏,见她神色无异才松口气,道:“快别说这些不愉快的,夜深了,还是让母亲早休息吧。”

四老爷点头,不说话了。

等出了门,朱氏却带着儿子特意拦住了四老爷夫妇,对着两人郑重一拜,真挚道:“四弟能如此警训阿璋,我是打心眼里感激的。我们女人家在府中待着,不知道外头的厉害,不能时时提点,阿璋又是这么一个性子和嘴巴,我心中担忧,却又没有办法。”

“这些年,四弟待他如同亲生,犯错了训斥,做对了奖赏,实在是用心教导,我看在眼里,无不感激。”

“如今他大了,还不懂事,一张嘴巴还是口无遮拦,我心里正着急,还望四弟一定多多看顾。”

有朱氏这句话,四老爷心中舒坦多了,他笑着道:“三嫂也不用说阿璋不好,他还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