当前位置:引念晚>其它小说>家父仙逝叩谢短信> 第三十四章
阅读设置(推荐配合 快捷键[F11] 进入全屏沉浸式阅读)

设置X

第三十四章 (2 / 3)

还是先说说能大动的人之一项吧。”“人?"韩琦在心中反复咀嚼着这个字,目光落到了桌上的边报上。

他觉得自己好像有些明白了。

自到京后他曾与谏院的王素见过两次,后者曾向他提及京中这几份销量巨大,能轻易搅动舆论的报纸在最初加入的十四个国子监举子的带动下,正在飞速聚集京中那些热血得有些过分的青年士子,甚至不乏一些已经得授小官的。

也就是碍于这门生意背后站着的是太子殿下,官家也默认的模样,否则他们早就弹劾出花来了。可那些个青年士子多是流于表面的狂生,动辄千言,但落到实务上多半就要现了不堪用的原形。靠这些人,无异于用稻草搭房,也就是瞧着外表不错,实际狂风一吹就要四散流离。

范仲淹蹙眉,抚须的手也停了下来,显然他也是知道报纸背后的故事,正在思索如何劝谏,就听赵昕笑道:“瞧两位这副模样,莫不是以为我要直接任用他们吧?”范仲淹眉毛微动,意思表达得很清楚:“难道不是吗?”

赵昕叹了一口气,觉得自己站得还是有些太高了,于是往下挪了两步后向两人解释道:“这只是第一步,聚志同道合之人罢了。毕竞这志不同者,强行带挈只会伤人伤己。“我的第二步是想通过撰写、报社运营等实务,从这些志向相同者中择出有实干之才的,充作变法的血肉骨架,毕竞两位才能可翻江倒海,那也只有两个人不是,一个篱笆还三个桩呢。”

范仲淹突然开口说道:“殿下此举,还有试探民间朝堂意见的目的吧。”

句子是个疑问句,但用的却是肯定的语气。赵昕笑笑,没有接话。

这种事是做得说不得,他要是承认了才是傻子呢。范仲淹也不穷追猛打,只是继续问道:“只是其中虽能找出一些有实干之才的,但以臣料想彼等中即便有沧海遗珠,也需千淘万漉,还不可骤加重任,聊以充饥罢了。“那些因兴利除弊之愿聚到报……嗯,报社周边,却因为无有实干之才被遗落下的士子,殿下又当如何归置呢?”这年月,能把肉分得各方基本满意的都是大才。而国家现在划的肉是处处都不满意。

文官嫌官位太少,头发白了都等不到一个实缺。武官嫌弃上升途径太窄,军中尽是些不当用的,还被文官歧视。百姓觉得身上赋税过重,紫宸殿中都是废物。就连御极万方的官家,也认为皇权处处受到掣肘,不能随心所欲。变法其实就是将名为天下的肉重新划一次。他的变法之策之所以从官员开始,就是因为觉得官员占据了太多的份额。

因此举要得罪的人太多,他心心中也是隐隐有些踟蹰犹豫的。不过是为国家计,不敢惜身罢了。

太子殿下如今给他指出了这条更加缓慢温和的路的确很不错。

但年幼的太子殿下似乎忘了,一个团体中能够直接创造利润的只是极少数,剩下绝大部分只是想找个饭辙。志同道合可能是做出决定的重要影响因素,但绝不是决定因素。

依范仲淹的眼光看来,报社能吸引到那么多的士子,其中多半是冲着背后有太子殿下来的。

最盼望太子殿下登基,得一个从龙之功。

如果不能妥善安置那些没什么才能的,不仅淘选良才的过程不能持久,还会损伤太子殿下的名声。可国家现在已经冗官以极,削减还来不及呢,哪还能有安置这些除了热血无一可观的愣头青。

真要特设些官位,朝廷中就要先闹起来。

赵昕的笑容咧得更大了些,落到两人的眼中很有几分邪气:“两位可知这东京城中的士子从哪来?”韩琦不解道:“东京城为官家居所,自是从天下来。”赵昕摊手,一脸无辜模样:“从天下来,散到天下去也不是很正常嘛?两位该不会觉得,只有东京城中可以卖报纸吧。

“虽然其中大部分的人两位都看不上,但他们能到东京城中来,家资和才学必然要占一样,回到州县之中足够用了。”

韩琦的呼吸一下就紧了起来,实在是没有想到还有这种操作,不占朝廷官爵禄位,就能把人给安排妥当。这些人若是到了地方,还可以作为新政推行时的喉舌。这身上有着功名,背后站着太子殿下,地方官吏必然会客气些。

所以这位太子殿下,脑子到底是怎么长的???他们还在纠结于分肉,他已经学会创造肉了。范仲淹操心地要更多些,仍旧问道:“这些人好不容易到了东京,如何肯再回去呢?这报纸的盈利应也不……“连回原籍替孤办事都不愿,将来如何能委以重任呢?”

范仲淹看着赵听这幅无赖劲,噎住了。合着又是像水洛城之战那样,用太子身份的潜在能力做担保啊!但不得不承认,作为太子兼独子,这一招是真好用。范仲淹还想再问,赵昕就已经将边报搭到了他与韩琦手边,笑嘻嘻道:“两位若是不弃,可以暂任边报的总编辑一职吗?挑人的同时顺便教教下面那些人该如何写有关战事的新闻。

“都是没见过战阵的生瓜蛋子,只会对着邸报抄,销量还不到汴梁日报的十分之一,每个月补贴倒是吃得勤,真是太丢我的脸了。

上一页 目录 +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