里,气得人三爷一个倒仰。他们不知道自己是个轻不得重忠君体国还是四书五经,怎么想怎么都不对
“老十,今儿过来就是想问问你的意见,我是真不知道该让国子监那些老师他们什么,我
胤祉为了证明他不是瞎说,还指着自己已经肿起来的腮帮子给胤俄看,“瞧瞧、瞧瞧,一想他们在外边事,您来我我我不得空找您去。
以前在什么要紧的大事,这些虑子出身的孩子性情阴郁的有,但跋扈的真没有。你是愁他们学什么,我这边不也正愁着吗。都是半大的小伙子,精力旺盛又不像我们脉圈子,准备学禾嘉当年的弄商队做买卖
其中查苏算是说话声气儿最壮的了,但他跟别人不一样,人家是正经在拓展自己的人的,不知道怎么跟国子监一个监丞家的姨娘好上了,在外头私会被那监丞堵了门“闯祸都闯不出大的,不是喝醉了酒打架就是为了花街柳巷的姐儿打架。有个最出息的,跟国子监里的学生打好关系,等学生出了国子监那就都是他的人脉之一国子监的监丞,正八品的小官,唯一的好处就是胜在清贵,只要不是特别不会做人经草原马背上长大的,身边还跟着两个五大三粗的蒙古侍卫。这样的人清高得很,又是读书人。说是去捉奸就带了两个小厮一个马夫,人家那边正大,把统领衙门的人都叫过去了。
这事且不说谁有理谁没理,反正最后挨打打成猪头的是那监丞,打架的时候动静太“皇阿玛把人留下来,肯定不是为了让他们闯祸当纨绔的。要是真让他们一个个在京城迷了眼,目后回了蒙古,那些个王爷不会觉得自己的儿子不好,只会说皇阿玛和咱们当初把人留下来目的不纯。就跟胤俄对家塾管得特别严是一样的,亲兄弟把府上的格格送到自己那里读书,哪怕天天晚上都回去胤俄都得事事过问,就怕孩子有什么不妥当,自己落了埋怨“人留下来了,
又不像府里的猫儿狗儿,要我说三哥与其瞻前顾后不如尽心尽力。忠君体国怎么了
不该教吗。
往后噶尔丹部肯定还要乱,到时候蒙古那边肯定还得用,把他们教得忠于朝廷忠于皇上,要依着我的,这就没什么不对。
“四书五经教给他们不是要他们考科举,是要他们读书明理。三哥让先生们教他们知识,他们学了以后选择走哪条路,那是他们的选择。可眼下咱们教不教怎么教,这个态度可千万不能歪了啊。
这话自己点到为止就行了,
胤俄这话听得胤祉眉头紧皱,张嘴想说什么又咽回去了。胤俄见他这样不催也不劝,该怎么办这份差事胤祉得自己去琢磨。
“我知道了,你能跟哥哥说这些,就是没把你哥当外人。等我忙完手头这些事儿,抽空叫你去府里喝酒。
胤祉只不过是性子瞻前顾后了些,又不是真的蠢。知道再跟胤俄磨牙也聊不出什么来,便干脆利索的起身走了
要把蒙古王孙摆弄明白不是一天两天的事,这事还没见有什么动静呢,乾清宫那边又出事了,这次出事的是胤禟。
己的折子惹了皇上不高兴再被提溜过去挨骂。
之前请求开海禁的折子递上去就没有回音,刚开始那几天胤禟还忐忑不安,生怕自后来发现切如的有这折子出治去的发多得公只的很,有人是去了南洋诸岛定居讨
些。
这些底下的挠你胤塘以前懒得管,这是后来自己要弄自己的船队,才一点一点了解了这要是老爷子真不同意开海禁,自己就有样学样呗,出去挣钱这总不算是与民争利了,对吧。
胤塘想得挺好,就是没想到康熙压根不是懒得管,而是等着算后账。己不过问,老九也腾不出手去干别的。
户部年初年尾都忙,现在四爷不在胤就得事事过问。康熙这是知道前段时间就算自现在入夏了暂时没那么忙了,
摔在胤禟头上,"说说,心里到底怎么想的。
康熙这才把压在案头好几个月的折子抽出来,吧唧一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