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桀
会员书架
首页 >武侠修真 >大明:弃婴开局,老朱求我当皇帝 > 第741章 正式通车

第741章 正式通车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太孙妃怀了龙种,消息不胫而走。
不仅在宫里传播,宫外也开始流传,不少亲近朱炫的官员,开始琢磨提前给未来的皇重孙送礼,多刷一些好感,希望得到朝廷的重视,未来平步青云。
朱炫也不管那些官员,不在乎送的都是什么礼,反正来多少他就收多少,完全不和他们客气。
不过这件事热闹了没多久,又有一件同样热闹的事情发生,那就是城外的跨江大桥,正式建成,可以通过行人,也能通过火车,铁路也拼接起来了。
修筑大桥耗时很长,但在修桥的时候,朱炫的工程队没有闲着,同时在修筑铁路,动用了不少工人开工,极大地提升了大明普通百姓的就业率,连长江跨江大桥的技术难关都被攻克了,铁路经过其他的各种河流,包括黄河,都能把大桥建造起来,顺便还加固了河堤。
这些技术对科学阁而言,没有多少难度,还能对此深入研究。
跨江大桥的意义重大,代表的是大明交通、技术等的更进一步。
朱炫请求,建成通车仪式上,让老朱出席,也让朝中官员一起,跟随出席,来到大桥上,见证大明的进步。
老朱当然是同意的,那么其他大臣不可能、也不敢反对,一起来到大桥之前,看到这一座横跨长江的大桥,不少人惊叹不已。
他们都想不到,桥还能修筑得那么大、那么长。
部分官员曾见过完工之前的,大部分官员,其实没怎么了解过跨江大桥,此时震惊不已!
“皇爷爷觉得大桥怎么样?”
朱炫走在前面,期待地回头问道。
朱元璋同样想不到,大明可以发展到这个程度,乖孙还没当皇帝,就已经把大明带上一个新的高峰,比自己好太多了,赞叹道:“大桥好啊!如此宽阔,可以通行不少马车,桥的两边,还能通过行人,应天百姓渡河,再也不用花钱雇佣渡船,下面还有铁路,利国利民!”
不仅他这么想,其他官员,也都如此认为。
包括御史台的言官,他们对于大桥,除了耗资巨大,其他的挑不出毛病。
从长远发展考虑,跨江大桥对于大明,很有必要!
“恭喜陛下!”
沈倩附和地拍马屁道:“皇太孙殿下,无所不能,此乃陛下之福,大明之福!”
“恭喜陛下!”
其他大臣,纷纷附和沈倩的话。
朱元璋龙颜大悦,开心地大笑一会,又道:“咱们过桥走一走。”
这座划时代意义的大桥,不走一走,怎么能行?
“来人,马车!”
朱炫说道。
朱元璋喝道:“不用马车,咱还走得动呢!乖孙陪咱走过去。”
有部分官员也准备坐上马车,奈何看到朱元璋选择步行,如果自己用马车,只怕转身就要被锦衣卫带走,唯有拖着自己孱弱的身子骨,一起走过大桥又走回来。
顺着大桥走了一圈,看到桥两边的江面。
感官上还是很震撼的。
“乖孙准备,何时让普通百姓,在桥上通行?”
“对了,还有火车。”
朱元璋心里想的,都是为民。
首先用在百姓的身上。
朱炫说道:“等我们走完了就可以让百姓上来,铁路的话,孙儿准备商用和民用,还需要制定一个车票票价标准。”
“车票?”
朱元璋还是第一次听到这个词。
“就是上车的凭证,铁路运营需要成本,百姓坐火车,不需要花太多的钱,就能买一张票。”
朱炫解释道。
朱元璋这就理解了,又问:“乖孙的铁路,现在修筑到何处了?”
朱炫道:“目前快到山西了,孙儿准备一路修筑到归化,第二条铁路也在规划中,是往关中秦地修筑,第三条以我们应天府为起点,沿着江浙、福建等地,一路到广东。”
铁路的后续规划,朱炫早就准备好了。
只是目前人手不够,大明的人口还是不够多,大多数的普通百姓,依旧以农业为主,小农经济的观念霎时间要改变,是比较难的。
不过,只要他的工程队给出的待遇足够好,工程队扩招也很简单,只是将来要搞基建,需要的工人不在少数,人数就不足了。
大明不用为粮食烦恼,少部分人耕种,可以满足大部分人的粮食需求,空余的劳动力就应该利用起来。
朱炫不会坑了工人,从不拖欠工钱,月薪很高,条件优厚。
跨江大桥和第一条铁路的工程队,就是如此招收回来,当然也有一部分,是郑和从海外各地带回来的奴隶。
“孙儿这样做,还能促进就业。”
“工程队的人多了,做的工程也多,可以给很多百姓,带来丰厚的收入,能改善生活。”
朱炫就说起了这个,皇爷爷最喜欢为民。
搞基建一来能便民,二来还能解决百姓就业,把一些闲余人口,甚至是路边的乞丐,动员起来。
那些乞丐,朱炫按照在广州那一套模式,先是救济,再培养谋生技能,给他们提供户籍,愿意加入工程队的,就带去做工程,不愿意的可以做其他。
“想不到一个工程队,修筑大桥和铁路,背后还有那么多大道理。”
朱元璋拍了拍大桥的栏杆,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