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桀
会员书架
首页 >历史军事 >媳妇楼的传说 > 第四章烟台山顶

第四章烟台山顶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当顾三虎一行人在王淑红的带领下,由拿子峪关登上长城时,他放目望去的第一感觉就是长城很长,顺着山势盘桓在山脊之上,脚下除了青石板就是青砖。那时候长城上还没有碉楼,极目所望能望出很远。举目就是长城的城墙与燕山厚重的山脉与初秋微黄的茅草,给人一种苍凉萧瑟的感觉,使他生在南方的军人感到一种淡淡思乡之情。

第二感觉就是拿子峪的长城年久失修,有的地方已经坍塌的不像样子,最窄的地方只能容一个人勉强通过,城墙上更有些地方长满了杂草和灌木,有些地方因为植被的侵袭长城就要被风化瓦解。顾三虎知道朱氏王朝每年都会拨取巨额白银修缮长城,至于那些银子的去向被那位高官侵占贪污了,那些都是吏部监察司的事情,他这小小的什长是操不起心的。

第三感觉就是长城上那些戍边的军士,军纪十分的散漫。他们三五成群的赌钱聊天,全然没把他们一行人放在眼中,唯一让他们眼中放光的是王淑红那吸引目光的身材和那英气十足的绝世容颜,而那种贪婪与渴望的眼神也只是在他们眼中一闪即逝,他们眼中的王淑红是正眼也不会看他们这群碌碌无为军士一眼。

行至烟台上的半山腰翻过一道山梁,山边的山势更陡。王淑红指着城墙下的几处用砖堆砌的窝棚说:“这就是我们住的地方,平日里住十多个没家口的,剩下的吃完晚饭点个卯就回家。”

顾三虎诧异的问:“你爹是旗总,难道没有权力住村里吗,那里住着道安逸一些。”

王淑红说道:“我爹年轻的时候就从山东红登县移民到这里,深知戍边责任不能疏忽,我小的时候他从族长徐旗总手中接过就一直住在烟台山,不是我贬低这群当兵的,这群人见到鞑子冲过来,没有我爹坐镇早就跑了。”

顾三虎苦笑道:“这是咱们大明军队的通病,南方的那么多兵没有我们戚将军整顿之前也是这个样子。”

王淑红叹了一口气说:“我还以为就是义院口关的军士,是这个熊样那。”

说话间一个什长打扮的壮汉带着一队军士从上面长城上巡逻下来,远远地就打招呼:“小姑你来了,他们就是新来的戚家军吧?”

王淑红答应着说:“是,我爹决定让他们镇守烟台山顶上那一段长城。”

那名什长身材不高很壮实,满脸的络腮胡子三十多岁还是对王淑红叫道:“小姑,烟台山上不是陈州庞立成他们守卫吗?”

王淑红道:“这是我爹的命令。”

那个什长走到她的近前,王淑红就向顾三虎介绍:“这是我本家的侄子王东喜。”

王东喜向顾三虎拱手见礼后说道:“欢迎抗倭英雄到咱这里并肩抗击鞑子,你们初来乍到的有啥需要的支应一声,以后都是兄弟了不用客气。”这句话是顾三虎到拿子峪以来最平凡最诚挚的问候,就这样一句话使得顾三虎等人视他为生死之交。

顾三虎也郑重的回礼道:“多谢兄台的好意,没有上山我还不知道有啥需要的。”

王东喜刚要回话,王淑红正色说:“不叫兄台,以后叫他大侄子。”

王东喜听了也不生气说:“不知俺爷的高粱收完没有,若是收完了换岗,我也把自己家的秋收了。”

王淑红说道:“等不了几天了,我爹他们已经把高粱穗子收完了,后晌就开始打捆了,在搬下山运回行营中就算告一段落了。”说完带着顾三虎又往烟台山上爬行,上了一处用青砖垒起的方形平台,就见到向北方的垛口上摆着两门黄岗岩凿成的石炮,那石炮有近九尺长腹大圆粗炮口细长,后下口处有一个杏仁大的引信口,石炮旁边有一筐鸡蛋大的石弹和两筐花生米大的石弹。石炮的周围还有百十颗青色镭石。

王淑红说:“蒙古鞑子犯边数次,危难时刻我爹都没有用过一次这大石炮,知道为什么吗?”

顾三虎略有所思的说:“怕炸膛吗?”

王淑红说:“当然,火药装多了自爆,装少了没威力,装得正好才能杀敌,可没人知道石炮能装几斤火药和多少石弹。”

顾三虎对着石炮的内壁堂口查看一番而后说:“虎尊炮装的是一斤火药,我看着石炮的内膛不算光滑,最多裝七八钱的火药五十颗小弹,若是在炮底铸三圈铁箍,火药裝一斤也是可以的。”

王淑红摆摆手说:“等铸好了虎尊炮,我就把这东西当镭石扔到城下去。”顾三虎听了二人相视一笑,而后又顺着长城往上攀爬。终于他们爬上山顶,王淑红就坐在一块砖头上休息,顾三虎和他的兄弟则新奇的站在城墙上四处张望。

还没休息一盏茶的时间,庞立成就带着他的一杆手下也来到山顶。他对着王淑红说:“小姑我们来收拾行李给他们腾地方。”

王淑红说道:“庞立成你可不是个混蛋,戚家军的英雄让出城门关口让你们去驻防,你可要为他们留下两天的口粮还有扁担水桶,你们只拿自己的行李和兵器就好了。”

庞立成得了好大的便宜现在变得十分的顺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章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