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桀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靖难攻略 > 第90章 仁官不仁民

第90章 仁官不仁民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验来看,他这辈子估计能长到六尺左右。

他这话一经说出,除了朱允炆外的其它三人面色有些尴尬,全因他们桌案上仅有二十来份奏疏,仅有朱高煦桌上的一半,连朱允炆桌上的五分之一都没有。

谁想争储谁就争呗,干嘛卷他这条沉寂已久的咸鱼。

对于朱高煦来说,眼下的他没有精力去培养别人,哪怕是王瑄和杨展,他也很少指点,因为时间不够。

诸如后世熟知的清官海瑞,其贫穷原因也是因为无子嗣而先后续了三妻二妾,花费数百两之多的缘故。

“他若是知道我那三伯的想法,恐怕恨不得现在就借着老爷子的手把颖国公、永平侯、定远侯这三人除掉。”

不过,这个过程往往没有他的事情,因为他的理政观念与朱元璋的观念高度相似。

朱允炆还没收回目光,朱元璋便冲着朱高煦摆手,示意他可以卷铺盖走人了。

每日将他吵醒的,都是这府军前卫的更夫叫嚷声,亦或者邻居家的公鸡打鸣声。

相比较他,对面的朱允炆就不太行了。

瞧朱允炆开口了,朱元璋也扫了一眼朱高炽等人。

朱尚炳与朱济熺也是一副看热闹的表情,唯有朱高炽欲言又止,看着朱高煦背影表情复杂……

想到这里,朱高煦将注意力放到了朱高炽身上,而面对他的话,朱高炽却有些尴尬道

朱高煦要是想在宫外吃到如宫里的膳食,那每顿饭少不得得花二三百文。

坐下后的朱高煦扫了一眼,此刻武英殿内有六张理政的桌子,其中主位是老朱的,下首左位是朱允炆的,右位是自己。

“都没吃吧?”

由于住所距离西华门很近,他倒是没有着急去武英殿,而是如往常一样的将自己对于眼下大明朝的问题和理解记录。

朱高煦处理奏疏有着自己的思路,这是他奏疏处理快的原因。

朱高煦瞥过一眼,差不多有四十来份,是他此前工作量的三倍左右。

在他面前,那六十余本奏疏被分到了左右,左边是他满意并通过的奏疏,大约四十余本,右边是他不满意的奏疏,大约二十本不到。

哪怕是到了明代中后期嘉靖年间,这份俸银也不算低,更别提朝廷还增加了许多正俸以外的其它福利银。

他真正要培养地方的人,是他日后就藩的地方,是日后他郡王府的护卫。

无奈,见睡不下去,朱高煦只能起来收拾自己。

如果没有“折钞”和“以物抵俸”的政策,那明代正七品官员的俸禄还是足以养活十一二口人的。

他需要完全属于自己的人,还要用他们帮自己打赢有可能发生的靖难,以及……

就这心态,文官不表扬他才奇怪,也难怪夏原吉在洪熙年间想着告老还乡,估计也是看自己与新君政见不和,所以才会有这种想法。

“今日的武英殿应该会比较热闹吧……”

面对目光,朱高煦不由感叹朱高炽在人情世故上的处理能力,因此点了点头“好……”

“你帮你大哥看看奏疏,免得无事可做,扰乱秩序。”

说罢,朱高煦也不再多说什么,而是提笔在朱高炽被驳回的几本奏疏前面加上了让御史前往当地巡查的话,而后转身回到了自己的位置上。

至于不是那么紧急的奏疏,朱高煦则是如上一般,也让都察院走一趟。

思绪还没落下,朱高煦便将手中毛笔收了起来,将书籍藏好后,他才换上入宫的常服,来到后院为赤驩穿戴马鞍。

见他们二人如此放松,朱高炽等人也小心翼翼坐下,而后开始聚精会神的处理奏疏。

只要是县、卫级别的事情,朱高煦都要都察院从京城派京官下去核实,这在交通极为不便的这个时代来说,确实有些折腾都察院的那群御史。

朱高煦对文官的态度,与老朱不谋而合,这才是他少有被驳回奏疏的原因。

朱高煦看了一眼朱高炽正在处理的奏疏,果然也是同样的内容。

不过朱元璋也并不觉得奇怪,毕竟谁都要有一个适应的时间“平身吧!”

以今年的金银价来兑换,差不多是五两左右的黄金,是正常南京百姓三倍的年俸。

“铛——”

“这……”听朱高煦这么说,朱高炽不免看了一眼朱元璋,而后担心道“这会不会太过兴师动众。”

朱允炆不用多说,理政两年有余的他,早就习惯了武英殿内的氛围,而朱高煦前世更是当了七八年的社畜,自然不会被影响。

此前朱元璋便夸奖过他,当时朱允炆还有些嫉妒,但眼下三府嫡长入了武英殿,朱允炆反倒是有种幸灾乐祸的感觉。

朱高煦嘴角挂起一抹笑,昨夜他想了个明白,相比较自己一个郡王,自家大哥那三位三府嫡长恐怕才是朱允炆需要警惕的人,尤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