月桀
会员书架
首页 >玄幻魔法 >靖难攻略 > 第23章 诸事繁杂

第23章 诸事繁杂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

r>他这一句话,庙堂之上身份江东六府的官员便纷纷隐晦看向了朱高煦。
对此,朱高煦则是深吸一口气道:“陛下,臣以为新朝刚刚成立,不应大动干戈。”
“因此对于这五万余人,可以将其迁徙往四川行都司,改建昌卫为四川建昌府,让他们在当地教化下山的归化啰啰与西番人。”
朱高煦倒是没有再把这五万人一股脑发配云南和广西,但依旧发往了四川。
眼下的四川包括了后世的贵州、重庆,可人口却只有一百五十万人不到。
这次迁移五万多人过去,对四川来说也是不小的助力了,更别说这五万人迁徙的地方还是建昌这种地方。
得亏受到朱高煦的影响,朱元璋和朱允炆已经在建昌动手了五六年,不然以这个地方曾经的风评,它或许还不如云南。
正因为朱元璋和朱允炆已经在这里布局五六年,加上当地有金银铜矿,并且还有瞿能坐镇,因此它现在的治安还算不错,江东六府的官员虽然脸色依旧铁青,但心底却松了一口气。
他们最担心东宫怀着想把这群人搞死的想法发配到边塞,那样这群人就真玩完了。
现在发配到建昌,大不了安家之后多支持一下,在当地兴文教来科举,一旦科举成功,即可想办法将亲族脱罪。
他们的想法,正是朱高煦所需要的。
“刑部,建文佞臣之亲眷移民如何?”
朱棣想到了那三十多万建文佞臣,不免开口询问。
闻言,刑部尚书雒佥走出作揖:“回陛下,三十六万建文佞臣及其亲族,已经交押六军都督府。”
“回陛下!”作为前军都督府都督、沈国公的王义闻言走出作揖。
“三十六万建文佞臣,已经由在京听操的渤海、北平等五千精骑和上直三万官军押往云南,眼下已经抵达江西南昌府境内。”
一个多月时间,走了六百多里路,这对于流配队伍来说已经算是比较慢了,不过这也是朱高煦交代的。
对于这三十六万七千余人,朱高煦可是宝贝的紧,恨不得将他们一个个的都安全送抵云南。
有了他们的加入,云南的汉化进度能一下子推进上百年。
“陛下,臣礼部尚书李至刚有事启奏。”
刚刚讨论完建文佞臣,礼部尚书李至刚便走出作揖,声音在奉天殿高台上回响。
金台之上的朱棣见状,当下颔首:“奏!”
“今年年初,朝鲜王子内乱,权知国事李芳果事后上疏,请赐王位……”
李至刚说出了他走出的原因,无非就是东边的朝鲜国内乱罢了。
对于朝鲜的王子内乱,朱高煦并不清楚详情,不过他清楚一点,那就是现在的朝鲜并没有国王。
由于朱元璋很不待见李成桂,所以他给李成桂的称呼是“朝鲜权知国事”,而非‘朝鲜国王’。
原本的历史上,应该是今年年末朱允炆为了寻求外交安定,所以正式给予了朝鲜“国王”的称呼,等级是郡王,但可以僭越使用亲王衣冠。
不过,由于朱允炆被自己逼得提早完蛋,所以现在的朝鲜还顶着‘权知国事’这种名不正言不顺的称号。
他们渴望大明承认不是一天两天了,如果是朱允炆,现在说不定就承认了,但现在的人是朱棣和朱高煦。
“父亲。”朱高煦侧过身子,对金台上的朱棣作揖:
“臣以为,朝鲜无礼仪,又内乱不止,父子叔侄争抢主位,乱了伦理纲常,不应册封王位。”
“……”听着朱高煦的话,朱棣不知道的还以为他在讥讽自己。
好在朱棣也对朝鲜没什么好脸色,因此在朱高煦表态后,朱棣也回绝道:“朝鲜无伦理纲常,如何敢于奢求王位,此事驳回,不用再议。”
“臣领谕……”李至刚应下,脸色十分平淡,显然对于朱棣和朱高煦的态度并不觉得奇怪。
眼下毕竟是明初,而非晚明,朝鲜与大明的关系还不是单纯的父子关系,而是主人与狼的关系。
元代的铁岭至今还在朝鲜掌控之中,而对于这块地方,大明一直宣称是自己的领土。
老朱都没放弃的东西,朱棣和朱高煦自然不会放弃。
可想要朝鲜乖乖吐出这块地方也不是那么容易的,因此对于如何整治朝鲜,父子二人各有心思。
“近来内廷逃走了一些宦官,礼部派人给朝鲜送去消息,让他们送五百阉人入内廷吧。”
朱棣一开口,群臣便纷纷看向了他,便是朱高煦都诧异看向了朱棣。
不管是高丽还是朝鲜,它们的特产都是以秀女和阉人为主,洪武年间大明就常向高丽和朝鲜讨要阉人,如今内廷确实少了不少人,要五百阉人也不算多。
“臣领旨……”
李至刚毕恭毕敬回礼接下了差事,朱高煦听后便安静等待,眼见群臣无人上疏,他才将目光投向了朱棣。
朱棣见状也看向了鸿胪寺卿,鸿胪寺卿见状当即唱礼:“散——”
伴随着散朝声出现,群臣也推金山倒玉柱的恭送朱棣离去,朱高煦见状则是返回了自己的东宫。
正常早朝结束,他肯定要与朱棣去武英殿理政的。
尽管眼下六军都督府和吏部、户部、工部都归他管,但朱棣也不是那种会被架空的皇

点击切换 [繁体版]    [简体版]
上一页 章节目录 加入书签 下一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