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因此找了另一个借口安慰李寻真。
“母妃,你不必担忧。今日吕丞相已经率领一众朝臣前往慈寿宫,吕丞相高风亮节,能言善断,是两朝老臣,一向被先帝倚重,他们若不配合,刘氏只会被架空,别说称帝,恐怕连摄政权都要丢。”
“何况女子称帝,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要被所有读书人唾骂,还有刘家这个软肋,她不为别人考虑,也要顾及自己死后刘家能不能善终。”
眸看向对面的李寻真。
眼神笃定,语气缓慢却掷地有声。
“母妃,儿臣今日与你托个底,刘氏她既没有称帝的决心,也决计称不了帝。”
李寻真深感于刘氏多年来擅权专政,若不是她,自己如何能与亲生儿子近在咫尺却不能相认?只能掩人耳目,用这种掩耳盗铃的方式亲近。
她没有赵祯的自信,出于一个母亲对儿子的关心,虽然见儿子信心甚笃,但还是焦心如焚。
“可刘氏权倾天下,垂帘听政多年,朝中党羽众多,她若铁了心想办,也未必不能办成呀,如果真被她得逞,到时你可该怎么办呀.……
李寻真脸上是止不住的担忧,赵祯却是一如既往的自信笃定。
他从小被教导"事以密成”。
虽然心中有自己的推断,但并不准备说出来,避免无端生事。
因此找了另一个借口安慰李寻真。
“母妃,你不必担忧。今日吕丞相已经率领一众朝臣前往慈寿宫,吕丞相高风亮节,能言善断,是两朝老臣,一向被先帝倚重,他们若不配合,刘氏只会被架空,别说称帝,恐怕连摄政权都要丢。”
“何况女子称帝,乃是冒天下之大不韪,要被所有读书人唾骂,还有刘家这个软肋,她不为别人考虑,也要顾及自己死后刘家能不能善终。”
其实赵祯的想法很简单,他只抓住了最关键的一条。“事以密成"的道理,刘太后教给自己的,并且反复叮嘱教导,要他时刻谨记。
因此,作为教授他的刘太后,不可能自己不明白“事以密成"的道理,那她为何要提前告知刘从广,泄露风声呢?这摆明了是留给他们时间自救。
虽然他忌惮刘氏,刘氏也忌惮他,但他们毕竟做了二十多年名义上的母子。
就算是陌生人,朝夕相处久了,也有一两个相同的共同点。很不巧,他们的共同点之一,就是都很喜欢读史书,从先人的事迹中感悟成败,吸取教训。
在刘太后之前,正式称帝或者未称帝但权倾天下的女子也不是没有。
前者武则天,后者吕太后。
刘氏既幸运,又不幸。
她拥有武则天的权力,却如吕太后一般,没有自己的直系子孙继承皇位。
这也就意味着,她一旦称帝,死后不仅不能如武则天一般,名正言顺受后世子孙香火祭拜,还会有挖坟鞭尸的风险,并且要被天下的读书人唾骂,后世史官还会大书特书她是妖后,一世英名就此毁于一旦!
而刘家,也会落得个和当处吕家后代一样,全族身首异处的下场。
说到底,刘氏确有称帝的野心,但没有称帝的决心。因此才提前泄露风声,寻求外力迫使自己打消蠢蠢欲动的